亚洲啪aⅴ永久无码精品毛片_91精品91免费观看_99热精品国产女和黑人_青青草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

歡迎來訪 東昌府新聞網-聊城視音頻新聞門戶網站

手機網站  |   幫助中心

首頁 > 陽光三農 >三農動態(tài)

哈尼梯田申遺十周年 打造“活態(tài)”傳承新樣式

作者:東昌府新聞網 發(fā)表于:2023-06-25 12:45:43  點擊:

5月8日拍攝的元陽哈尼梯田核心區(qū)的多依樹梯田(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新華社昆明6月24日電(記者曾維)種稻、養(yǎng)魚、喂鴨……這是大魚塘村村民李正福在梯田耕作的日常。這種“稻魚鴨”的耕作方式對于哈尼人來說已傳承了上千年。

李正福家的梯田位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大魚塘村,這里也是哈尼梯田的核心區(qū)。

紅河哈尼梯田分布在哀牢山南部的元陽、綠春、紅河、金平縣。2013年6月,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一個以民族名稱命名的世界遺產。

千百年來,哈尼人利用復雜的水渠系統(tǒng),將水從樹木繁盛的山頂引入梯田,構建出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構”的循環(huán)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

3月16日拍攝的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哈尼梯田美景。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然而,哀牢山山荒坡險,地形崎嶇,缺少大片平坦的土地,大型現代農耕設備很難在此耕作。因此,梯田產量低、利潤少,村民的收入一度難以提高。

“梯田是我的根,丟了什么也不能丟了田?!睘榱嗽诒Wo梯田的同時改善收入,李正福將土地承包給了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者,把傳承和創(chuàng)新哈尼“稻魚鴨”生態(tài)種植養(yǎng)殖模式的理念引入大魚塘村。

梯田紅米、稻田魚、鴨蛋等綠色特優(yōu)產品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高,梯田產業(yè)的發(fā)展讓世界遺產品牌惠及當地群眾。大魚塘村村民的生活有了變化,畝收入是過去的數倍。據統(tǒng)計,遺產區(qū)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3年的3928元,增長到2023年的12502元。

哈尼古歌、傳統(tǒng)農耕、民族節(jié)慶等文化,更是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阿者科村是元陽縣的一個“網紅”哈尼族村寨,其原始的生態(tài)文化被譽為“活態(tài)”的哈尼民居博物館。作為哈尼民居的代表,茅草屋頂、土木結構的傘狀哈尼族“蘑菇屋”經歷千年歲月洗禮后,依然被完好地保護與傳承下來。

5月7日拍攝的元陽哈尼梯田核心區(qū)的壩達梯田(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2018年1月,中山大學保繼剛教授團隊應元陽縣政府邀請來調研,編制“阿者科計劃”,以“房、人、田”為基礎,65戶村民以傳統(tǒng)民居、梯田、居住、戶籍等入股,以分紅鼓勵村民保護傳統(tǒng)民居、耕種梯田、保留村籍。

傳統(tǒng)的哈尼村落如今也發(fā)生了一些新變化。“村民學會了使用電腦,還會一些簡單的英語,可以跟外國游客交流?!卑⒄呖拼羼v村村長劉洋說。

改造傳統(tǒng)村落64個、掛牌保護傳統(tǒng)民居1603戶、累計修繕保護遺產區(qū)民居4500余幢……近年來,全縣不斷加大對傳統(tǒng)民居和村落的保護力度,使民居和村寨留住了原真、特色與鄉(xiāng)愁。

2022年1月3日,地處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的哈尼梯田蓄水充盈,在陽光的照射下色彩豐富,美不勝收。新華社發(fā)(甘與匯攝)

今年是哈尼梯田申遺成功十周年。不久前,在一場名為“國際青年中國行·紅河”活動中,來自印度尼西亞、韓國、菲律賓、秘魯、泰國等國的十余位青年走進哈尼梯田,近距離體驗哈尼族文化。

國際青年們毫不吝惜對紅河的贊美?!疤萏镲L景特別美,彎彎的形狀像是大自然的舞蹈。”來自越南的吳香茶這樣形容哈尼梯田;來自俄羅斯的留學生孔明瑞則覺得哈尼梯田是“天人合一的世外桃源”。

生活發(fā)生了改變,但哈尼人傳承好本民族文化的決心卻從未改變。十年來,當地摸索出一條保護生態(tài)、致富發(fā)展的新路子,傳承了上千年的紅河哈尼梯田在哈尼人的保護下得以延續(xù)。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