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yè)農村部發(fā)布,10月8日,是24節(jié)氣的寒露,正是秋糧搶收,冬小麥和冬油菜搶種的關鍵時節(jié),對確保秋糧豐收到手、穩(wěn)住明年夏季糧油作物播種面積至關重要。
而9月以來,西南北部、西北東部、華北、黃淮北部、東北南部等地降雨天氣過程,造成土壤水分飽和,局部農田積水,給秋收秋種帶來一定困難。為此,農業(yè)農村部要求各地多措并舉,確保秋收秋種順利開展。
一是加快秋收進度。逐個地塊摸清秋糧作物成熟時間、土壤墑情、田間積水等狀況,分類施策,搶收快收。對墑情適宜的地塊,充分發(fā)揮農機合作社、機耕服務隊的作用,加快機收進度,提高機收質量,減少機收損失。對土壤濕度偏大、機械能夠進田的地塊,調集履帶式等收割機或者對現有收割機進行適當改裝,搶晴搶時收獲,確保成熟一塊收獲一塊。對田間積水嚴重、短時無法排水或局部倒伏地塊,組織動員人工收獲。收獲后指導農民及時通風晾曬,有條件的地方進行烘干作業(yè),盡快降低籽粒含水量,防止發(fā)芽霉變。
二是落實秋播面積。農時不等人,對墑情適宜地塊,壓茬推進玉米收獲和小麥播種,擴大適播面積。對土壤濕度過大地塊,要適時深松散墑,瀝出耕層滯水,做到適墑播種。對田間積水嚴重的地塊,要動員各方力量,抓緊抽排積水;對一般積水地塊,盡快疏通溝渠排水,開挖深溝瀝水,為農機盡快進地創(chuàng)造條件。對農時緊、勞動力缺的地區(qū),要通過組織幫扶隊、代耕隊等方式,開展代耕代種等社會化服務,確保冬小麥、冬油菜面積落實。
三是提高播種質量。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蹲點包片,因地因時因墑制定有針對性的技術方案,面對面、手把手地指導農民落實關鍵措施。針對部分地區(qū)播期推遲、晚播面積大的情況,指導農民落實晚播小麥技術,選用早熟品種、以種補晚,提高整地質量、以好補晚,適當增加播量、以密補晚,適當增加底肥、以肥補晚,加強田間管理、一促到底。針對土壤濕度大,土傳病害風險增加的情況,指導農民落實種子包衣、藥劑拌種等技術,防在前面。同時,以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為抓手,大力推廣標準化技術模式,努力提高播種質量。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