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憨厚,衣著樸實,這是李付海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這么一個平凡的人卻做著不平凡的公益事業(yè)。
李付海今年43歲,從2016年10月開始從事公益事業(yè)至今,他每年都雷打不動拿出自己收入的20%來救助貧困老人、資助寒門學子。他曾在母親節(jié)當天為村里41位60歲以上的老人送上米、油等節(jié)日問候;也曾在中秋節(jié)當天為張爐集鎮(zhèn)110名環(huán)衛(wèi)工人發(fā)放月餅和蘋果;重陽節(jié)當天他來到鄭家鎮(zhèn)敬老院,請了一個戲班為老人們唱了一天的大戲,組織志愿者為敬老院的老人們包水餃,讓老人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12月11日,李付海為該鎮(zhèn)81歲老人劉書峰送去過冬的棉衣
李付海做護欄配件生意,經常一個人開著大貨車奔波在聊城、河北之間,妻子鄭秀紅在家生產護欄配件,家庭收入還算可以。對于丈夫的公益之舉,她非常支持。在聊城第五中學就讀初三的女兒了解了爸爸做的事情并且經常參與。她說,“你幫助別人,就是幫自己”,口吻像極了她的爸爸。家人的理解與支持,給予了李付海莫大的安慰。平時,除了工作,他每個月都會組織并參加大大小小、不同形式的公益活動,幫扶對象主要是困難老人和孩子。經常往外跑,成了他生活的常態(tài)。沙鎮(zhèn)、道口鋪街道、侯營鎮(zhèn)、張爐集鎮(zhèn)等周邊鄉(xiāng)鎮(zhèn)都留下了他傳遞愛心的身影。
鄭家鎮(zhèn)一對姐弟倆一直讓李付海牽掛著,這一對姐弟倆就是該鎮(zhèn)前靳村的李陽陽(化名)和李亮(化名)。姐姐李陽陽今年14歲、弟弟李亮13歲,姐弟倆都是鄭家鎮(zhèn)中學的學生,他們的父親因病去世,目前和母親相依為命,一家三口人依靠低保及幾畝薄田過日子。雖然被納入了建檔立卡貧困戶,但是生活狀況總是讓人揪心。李付海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與愛心志愿者聯(lián)系,幫助姐弟倆申請了聊城春雨助學金,并個人每年拿出600元資助姐弟倆。他還鼓勵姐弟倆堅定信心,要懂得感恩、努力學習,長大后回報社會。
2018年10月,養(yǎng)育李付海成人的姐姐被查出了患有乳腺癌,他得知后情緒十分低落,姐姐家境一般,根本無法承受高昂的醫(yī)療費,只能寄希望于眾籌平臺。“知道姐姐的情況后,我非常難受,但又很無奈,但這讓我更加堅定了做公益、奉獻愛心的決心。用自己的微薄力量,給需要幫助的人帶來溫暖?!崩罡逗Uf。短暫的消沉后,他又重新投入到公益事業(yè)中。
為了能更好地做好公益活動,李付海出資3萬元,與4名愛心志愿者成立了聊城市東昌府區(qū)樂民志愿者協(xié)會。“做公益讓我心里踏實!”他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帶動更多愛心人士參與到公益活動中來,傳播正能量,為家鄉(xiāng)父老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2018年,李付海被評為聊城市善行義舉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全國模范檢察官、東昌府區(qū)檢察院白云熱線辦公室主任念以新介紹:“立說立行,是李付海最大的特點。父母是孩子的鏡子,怎樣為人父母,李付海給了最好的回答。”
(融媒體 仝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