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啪aⅴ永久无码精品毛片_91精品91免费观看_99热精品国产女和黑人_青青草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

歡迎來訪 東昌府新聞網-聊城視音頻新聞門戶網站

手機網站  |   幫助中心

首頁 > 學習教育 >教育動態(tài)

北京“組團式”教育援藏十年 京藏兩地共育民族團結之花

作者:東昌府新聞網 發(fā)表于:2024-07-08 09:06:15  點擊:


“我們以前每年帶著宏志班的學生去北京,現在宏志班已經改名叫雛鷹班、翱翔班。”

“這是以前的籃球場,現在改成了網球場?!?/span>

“這片操場是去年才建好的,完全按照國際田聯(lián)的標準?!?/span>

前不久,在拉薩北京實驗中學的校園里,援藏校長梁新帶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邊走邊介紹。

梁新所在的拉薩北京實驗中學是2014年由北京市援建的,北京不僅提供了資金支持,還派出了5個人的管理團隊和51個人的援藏教師隊伍。從這一年起,北京市開創(chuàng)了成建制選派援藏教師的“組團式”教育援藏模式。

從2014年至2024年,共有299名干部、教師分批次從北京奔赴雪域高原,不僅帶去了北京的校長、教師,還帶去了北京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更是帶去了教育的“首都標準”。

“組團式”教育援藏10年,北京給拉薩帶來了怎樣的改變?

從單純“輸出”到京藏兩地“云端共學”成常態(tài)

“無論是黃河流域還是長江流域,無論是北方草原、西南盆地還是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華文明的搖籃,你們思考一下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到底是怎么來的?”

6月初,記者到達拉薩北京實驗中學當天,看到北京援藏教師王瑞蕾正在給高二年級學生上思政課。這堂課的主題是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民族精神。

與以往的課不同的是,這是京藏兩地學生同上的一節(jié)課。

通過網絡,拉薩北京實驗中學和北京順義一中的學生相聚在王瑞蕾的課堂里。

在展示家鄉(xiāng)的文化名片環(huán)節(jié),京藏兩地學生踴躍發(fā)言:拉薩學生分享了阿里地區(qū)的藏族服飾以及藏戲等,北京的學生則分享了北京中軸線上的“非遺”。

2015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到西藏采訪,一位北京援藏的教師說,獲得教師和學生的信任并不是一件太難的事,因為只要付出真心就能獲得真心的回報,真正讓他們感到壓力的是如何把北京的優(yōu)質教育帶到拉薩。

在那次采訪中,記者看到更多的是北京援藏教師努力把北京的經驗、做法、標準帶給西藏的學生和教師。

而9年后的今天,北京單方面的“輸出”越來越少了,更多的是京藏兩地的攜手并進。

應該說,這與全國各地支援西藏教育取得的跨越式發(fā)展有關,同時也與不斷完善的數字化教育建設分不開。北京援藏干部、拉薩市教育局副局長周曉宇介紹,近年來,利用北京援建的高質量網絡設施,京藏兩地師生“云端共學”已漸成常態(tài)。

隨著一批批援藏干部和教師的到來,北京教育援藏工作也在原來的基礎上不斷深入。拉薩市實驗小學援藏團隊介紹,該團隊致力于進一步提升學校的辦學品質,從學校課程設置、課堂教學改革、學生學科活動體系和學校文化建設等層面進行發(fā)展性研究,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同時,依托《以教學內容為載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小學開放式教學研究》統(tǒng)領課題,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學校思政課的一個重點,講好中國故事、講好新時代的故事、講好中華民族的故事,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小就植入學生的心靈,使課堂成為師生生命價值得到充分體現與提升的幸福場所,提高辦學品質。

這種提升是雙向的。

“今天課堂上,藏族學生踴躍分享藏族文化?!蓖跞鹄僬f,“其實,我來援藏、給西藏孩子上思政課,這個過程也是一次自我教育,讓我對藏族文化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span>

讓更多西藏學生享受優(yōu)質教育資源

“去年3月我去了北京,到了故宮、長城等地,還去了3所北京的學校?!崩_北京實驗中學初二(5)班的其美措姆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西藏采訪時發(fā)現,隨著北京教育援藏的不斷深入,不僅有越來越多的學生能在西藏聽北京教師講課,還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到了北京,走進了北京的學校。

據了解,1984年,中共中央印發(fā)22號文件,決定在內地創(chuàng)建西藏學校和舉辦西藏班。同年年底,原國家計委和原國家教委把開辦西藏班的任務交給了包括北京、上海在內的內地16個省、市。

西藏班(校)的名額畢竟有限,如何讓更多的西藏學生更真切地享受到優(yōu)質教育資源呢?

除了常規(guī)組織援藏教師到西藏任教之外,北京根據不同學段、不同學生需求,將拉薩相關學校納入北京優(yōu)質學校教育集團,開展不同周期的“訪學計劃”。

“這種研學一定要讓學生有實際的收獲?!敝軙杂钫f,為了更好地利用北京的教育資源,一些博物館、科技館都為西藏的學生開發(fā)了專門的課程。

去年10月,在拉薩北京實驗中學初、高中宏志班赴京研學活動中,北京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學院在北京中學為拉薩來京研學的學生安排了一場“翱翔計劃”學員選拔活動,在北京和拉薩兩地學生共同參與競賽、答辯的過程中,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

除了短期研學,為了讓西藏學生更全面真切地感受北京的教育,享受北京的教育資源,不久前,拉薩北京實驗中學的30名高二學生走進了北師大燕化附中,開始了為期兩個月的訪學活動。北師大燕化附中除負責該批學生的日常學業(yè)之外,也為訪學團中的“翱翔”種子學生提供相應的培訓和指導。北京市教委牽頭聯(lián)動“翱翔”基地校(北京三十五中),帶領訪學團“翱翔”種子學生完成課題立項、高校實驗、中期報告、結題答辯等關鍵環(huán)節(jié)。

真正走進北京的學校、課堂后,學生們的收獲不小。

尼瑪卓嘎是拉薩北京中學高二(1)班的學生,去年在北京研學時來到北京八中,與八中的師生深入交流。尼瑪卓嘎說,自己之前有個當教師的夢想,但是夢想并不清晰,“現在,我希望自己能考上北京師范大學,將來就按照北京老師上課的方式教學生,把這樣的課堂帶到西藏來”。

當然,學生的交流也不是單向的。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說,京藏兩地學生還將實現雙向交流,不僅會分批次邀請拉薩學生到北京訪學,還將在每年8月初拉薩中小學的開學季,組織北京學生到拉薩開展活動,進一步加深兩地學生的情誼。教育對口支援和東西部協(xié)作的顯著成效,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溫暖。

不斷擴大北京教育援藏“朋友圈”

“來到西藏后,我給孩子們開設了幸福體驗課。”拉薩市實驗小學副校長林潔說。

林潔來自北京玉泉小學,是北京市心理健康學科的骨干教師。她希望盡可能在小學階段就讓學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并且逐漸培養(yǎng)心理健康意識。每個學期開學初,林潔都會給學生和教師進行適應性疏導,同時還會專門針對五年級和六年級學生開展青春期教育講座?!敖衲甏杭緦W期開學時,青春期教育講座擴大到學校所在的拉薩市城關區(qū)所有小學高年級學生?!?/span>

支援一所學校,示范一個地區(qū)。

北京教育援藏在不斷擴大“朋友圈”。目前,受援學校已經與拉薩市的當雄、尼木等縣區(qū)學校建立對口合作關系,不斷地推動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發(fā)展。

西藏自治區(qū)教育廳有一個“21+21”項目,即21所受援學校對口幫扶21所邊境縣學校,“我們給學生和教師進行心理學的講座和培訓時,‘21+21’項目中的日喀則、阿里、山南等比較偏遠地區(qū)的學校,也會通過線上的方式,一起參與、一起學習?!绷譂嵳f。

“現在的援藏,不能僅僅是上好幾節(jié)課就可以了?!绷譂嵳f,每個援藏教師都會帶三四個徒弟,幫他們一起備課、磨課,進行課程指導。

“在很多人看來,援藏就是奉獻,在我們看來,援藏更是教師成長磨煉的平臺?!敝軙杂钫f,“我們要求每一個援藏教師都要有一個課題,既可以牽頭一個課題,也可以參與一個課題,一方面帶動當地教師成長,另一方面更好地研究拉薩教育的需求?!?/span>

10年教育援藏,已經從“單向奔赴”變成了京藏兩地師生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和共同成長,通過加強文化和人文交流,協(xié)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合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結束在拉薩北京實驗中學的采訪時,幾十名藏族學生正伴著極富民族特色的音樂排練舞蹈。十幾天之后,這些孩子與拉薩6所學校的160多名小演員站在了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上,他們受邀來到北京,與北京的小朋友同歌共舞。

京藏之間的教育故事還在續(xù)寫。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