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啪aⅴ永久无码精品毛片_91精品91免费观看_99热精品国产女和黑人_青青草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

歡迎來訪 東昌府新聞網-聊城視音頻新聞門戶網站

手機網站  |   幫助中心

首頁 > 醫(yī)療衛(wèi)生 >疾病預防

國新辦舉行新冠病毒溯源情況新聞發(fā)布會 在科學軌道上開展新冠病毒溯源反對將其政治化

作者:東昌府新聞網 發(fā)表于:2021-07-23 09:22:45  點擊:


“新冠病毒溯源一定是個科學問題,中國政府一貫支持科學地開展病毒溯源,但是我們反對將溯源工作政治化?!痹趪鴦赵盒侣勣k今天召開的新冠病毒溯源情況新聞發(fā)布會上,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指出,第二階段病毒溯源應該在第一階段病毒溯源的基礎上來延伸,應該以WHA73.1號決議作為指引,經過成員國充分討論磋商后開展。對第一階段病毒溯源時已經開展過的,尤其是已經有了明確結論的,不應該再重復開展。應該在成員國充分廣泛磋商的基礎上,推動在全球多國多地范圍內開展早期病例搜索、分子流行病學、動物(中間)宿主等方面的溯源工作。

曾益新坦言,第一階段的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中國合作的溯源研究實踐,充分證明科學合理的工作方式是由世衛(wèi)組織和東道國就溯源研究充分協商一致后開展,這不僅體現了對主權國家的尊重,更有利于推動溯源工作有序、順利、高質量、高效率開展。應該總結吸納第一階段的成功實踐經驗,在此基礎上開展工作。

曾益新強調,中國專家組在7月4日曾經向世衛(wèi)組織提出了第二階段溯源工作的中國建議,希望世衛(wèi)組織認真地考慮中國專家提出的考量,真正地將新冠病毒溯源作為一個科學問題,擺脫政治干擾,積極穩(wěn)妥推動在全球多國多地范圍內持續(xù)開展溯源,加強各國溯源科研的合作交流,盡快找到最有可能的病毒源頭,盡最大努力預防類似的疫情再次發(fā)生。

在科學軌道上開展溯源工作

今年3月30日,世衛(wèi)組織正式發(fā)布世衛(wèi)組織召集的新冠病毒全球溯源研究——中國部分的聯合研究報告。

據介紹,這次溯源研究報告是全球溯源研究的中國部分,專家組得出以下結論:蝙蝠和穿山甲中發(fā)現的與新冠病毒關系最密切的冠狀病毒,從序列來看,和新冠病毒同源性最高,但這些病毒仍然不足以證明是新冠病毒的直接祖先。結合臨床流行病學、動物和環(huán)境檢測等各個方面的研究結果,聯合專家組最終確定了病毒出現途徑的幾種可能性:

第一種,人畜共患病直接溢出是“可能到比較可能”,也就是從動物宿主直接溢出到人是“可能到比較可能”。第二種,通過中間宿主引入是“比較可能到非??赡堋?,通俗講就是病毒自然宿主是某種動物,動物通過中間宿主再過渡到人身上。第三種,通過冷鏈傳入,在去年各地的一些散發(fā)疫情中陸續(xù)發(fā)現了冷鏈傳播有可能引入病毒,所以認為是可能的。最后一種可能性,實驗室引入是“極不可能”。

曾益新表示,越來越多科學證據表明,這份報告是一份很有價值、權威、經得起科學檢驗、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報告。報告結論科學,產生的過程也始終堅持科學原則。

病毒溯源問題是個復雜的科學問題,牽扯到很多學科、很多不同領域專家,同時也是世界難題,像艾滋病、埃博拉、中東呼吸綜合征,2003年的SARS、2009年的禽流感,對這樣一些疾病的溯源工作,后來證明都非常艱難,有一些到現在還沒有搞清楚。

曾益新強調,下一階段溯源工作應該堅持在世衛(wèi)組織的統籌協調下開展,在第一階段研究的基礎上,組織多國的優(yōu)秀專家們深入開展,要堅持科學家為主體,加強交流合作和信息共享,在科學的軌道上開展新冠病毒的溯源工作。

武漢病毒所泄漏說法純屬謠言

“當我一開始看到世衛(wèi)的第二階段溯源計劃的時候,十分吃驚。”曾益新坦言,因為這個計劃將“中國違反實驗室規(guī)程造成病毒泄漏”這個假設作為研究重點之一。從這一點上,能感覺到這個計劃里面所透露出的對常識的不尊重和對科學的傲慢態(tài)度。

首先,關于武漢病毒所的一些謠言,比如說3個職工染病,比如說武漢病毒所開展新冠病毒的功能增益實驗。曾益新說:“這些早就澄清過,純屬是謠言?!?/span>

其次,武漢病毒所采集的蝙蝠標本中的冠狀病毒和新冠病毒序列最近的是RaTG-13,它只有96.2%的同源性。

曾益新說,武漢病毒所沒有開展過冠狀病毒增益功能研究,沒有所謂的人造病毒。因此,違反實驗室規(guī)程導致病毒泄漏的提法,既違反常識也違背科學規(guī)律,不能接受這樣的溯源計劃。

中科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武漢病毒所研究員袁志明認為,新冠病毒是自然起源,這已經成為學術界的普遍共識。特別要強調的是:一、2019年12月30日之前,武漢病毒研究所沒有接觸、保藏和研究過新冠病毒。二、武漢病毒研究所從來沒有設計、制造和泄漏新冠病毒。三、目前為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職工和研究生,保持新冠病毒的“零感染”。

袁志明指出,面對突發(fā)的新冠肺炎疫情,武漢病毒研究所利用長期以來積累的平臺、技術和人才優(yōu)勢,迅速確定是新型冠狀病毒,分離得到病毒毒株,測定全基因組序列,并于2020年1月12日向聯合國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交了全基因組序列。這些重要的研究結果,為全球開展病原檢測、抗病毒藥物篩選和疫苗研究提供了基礎,也為全球抗擊疫情贏得了時間。

袁志明說,面對目前仍然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唯有全球合作,采取協調一致的行動,才能夠有效地遏制病毒的蔓延,才能讓全球人民重新回到繁榮和諧的生活。

建議將冷鏈作為重點溯源線索

中國-世界衛(wèi)生組織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專家組中方組長梁萬年表示,隨著多國科學家對新冠病毒溯源的持續(xù)研究,已經有多項研究結果表明新冠病毒在全球多地的出現時間要早于先前的已知時間。比如2019年11月,一位意大利女性的皮膚活檢多處發(fā)現新型冠狀病毒原位雜交反應性;2019年11月27日,在巴西一個市采集的廢水樣本中檢測到新冠病毒的遺傳物質。

今年2月,世衛(wèi)新冠病毒溯源專家組表示,病毒通過中間宿主引入是最有可能的傳播途徑。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北京協和醫(yī)學院校長、國家呼吸醫(yī)學中心主任王辰說,呼吸道傳染病是傳染病里影響最大的一類,對于呼吸道病毒的傳播途徑,包括冷鏈,這是值得充分重視的一個新現象。

這個現象概要起來說,第一點,從流行病學上發(fā)現了冷鏈和疾病流行的對應關系,也就是在發(fā)生感染的病例身上,流行病學溯源上能夠找到他可能接觸病毒的點是冷鏈物品表面。從北京新發(fā)地的疫情和青島疫情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密切關聯,也就是發(fā)病人接觸過冷鏈,在冷鏈之外沒有發(fā)現其他可能的病毒來源。

第二點,在病毒核酸的檢出上,冷鏈物品上核酸檢測是陽性。特別是在青島疫情中,在冷鏈物品表面不但檢出了病毒核酸,而且分離和培養(yǎng)出了病毒,這證實了冷鏈物品表面是有活的病毒存在。

這兩點結合起來,證據鏈逐漸完整。同時,在“冷”的情況下和相對干燥的環(huán)境下,病毒的存活時間、保持感染性的時間比較長。在冬天時,甚至可以有21天的存活期。因此,在某個地方如果有病毒,這個病毒沾染到冷鏈物品上,在低溫環(huán)境下,從一個地方輸送到另一個地方,就可以造成跨地區(qū)的傳播。

王辰強調,在進一步的病毒溯源過程中,建議應當將冷鏈作為一個重點的溯源線索,目前國際貿易背景下,全球各地人員和物品往來的情況下,冷鏈環(huán)境下人—物的傳播,加大了病原傳播的復雜性,值得進行調查和研究。

來源: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