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又叫做北芪,其性溫、味甘,能夠補氣固表,是生活中常見的一味中藥,其藥用歷史迄今已有2000多年。民間素有“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的說法,即經常用黃芪煎湯或泡水代茶飲,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同為補氣良藥,黃芪與人參有何不同?
人參偏重于大補元氣,回陽救逆,常用于虛脫、休克等急癥,效果較好;
而黃芪則以補虛為主,常用于體衰日久、言語低弱、脈細無力者,可補氣升陽,固表斂汗,利水消腫。
每天一杯黃芪水,能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哪些好處?
1、增強免疫力,治療脾氣虛證
黃芪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如多種氨基酸、葉酸及硒、鋅等,可增強機體免疫力,增進脾臟和代謝能力。
2、治療肺氣虛證:其主要表現為氣短神疲、咳喘日久、痰雍于肺無力咳出等。
3、對付糖尿病/高血壓浮腫:很多糖尿病患者或者高血壓老年患者,常會出現浮腫、面色蠟黃的情況,喝黃芪水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4、增強骨質:可有效治療骨質疏松患者下肢酸麻的情況。
5、改善皮膚:黃芪可以改善皮膚的血液循環(huán)及營養(yǎng)狀況,調理氣血,養(yǎng)顏美容。
來源:鳳凰網綜合